攝影并撰文/記者 柳 軍 肖 曄 特約記者 付 凱 通訊員 張金華 康 輝
輸油管線,一根連接著一根,鑄成條條鋼鐵“油龍”,通向前線。
“前方油料告急!”面對山高坡陡、溝深水急,一群勇士突破層層阻攔,快速鋪設數(shù)百公里野戰(zhàn)輸油管線。加滿油后,戰(zhàn)車隆隆穿越火線,戰(zhàn)機升空繼續(xù)戰(zhàn)斗……
如果說油料是戰(zhàn)爭的“血液”,管線是“血液”流向戰(zhàn)場的“大動脈”,那么托舉戰(zhàn)場“大動脈”的正是那群默默無聞的鋼鐵勇士——管線兵。
作為聯(lián)勤保障部隊某輸油管線團的一名老兵,吳勇將13年青春年華奉獻給了他熱愛的軍營和管線專業(yè),一次次涉急流、穿峽谷、登高原架設管線,一次次快速準確排除泵機故障,一次次在搶險救災中奮勇向前……
夏末秋初,記者初見吳勇。他濃眉大眼、腰桿筆直。剛剛結束駐訓任務的他顯得有些疲憊,但眼神依舊深邃堅毅,眼睛里似有兩汪清水。
2006年,18歲的云南昭通山里娃吳勇走進向往許久的軍營,成為一名管線兵。夢想隨之在此開花結果。
作為新兵連里唯一的新兵黨員,吳勇從一開始就處處爭先:思想積極向上,學習筆記記得工工整整,訓練起來毫不惜力,臟活累活搶著干。
?
扛管線,是管線兵的基本功。各種管件器材加起來有1噸多重,吳勇和戰(zhàn)友一天要來回搬運20趟以上,肩膀磨破、腰酸背痛是常有的事。
吳勇的雙手滿是老繭和傷疤,而在他眼里,這正是一名合格管線兵該有的榮譽“勛章”。
因刻苦訓練而變得粗糲的手,也喜歡緊握細細的筆桿。剛下連時,因為文化基礎薄弱,吳勇學習管線理論很困難。憑著過人的毅力,他硬是用幾個月的時間啃下了1400多頁的專業(yè)訓練教材書。
入伍2年后,吳勇幾乎掌握了管線專業(yè)所有主戰(zhàn)裝備的操作技能,成長為單位最年輕的泵站長。經(jīng)過幾年努力,吳勇又拿到了管線裝備修理、特種車輛駕駛等多個專業(yè)的合格證書,成為人人稱贊的多面手、技術大拿。
?
采訪間隙,吳勇3歲半的女兒姚姚跑了過來。面對記者一行人,她顯得有些不安。吳勇俯下身子,輕輕將她的小辮子捋順。因有任務,吳勇結束采訪準備出門,姚姚踉蹌地緊追在吳勇身后。小小年紀的姚姚,似乎已對爸爸每次的忽然出發(fā)有了預感。
“山洪暴發(fā),輸油管線嚴重受損,必須立即搶修!”一天凌晨2時許,指揮所內突然響起警報。吳勇所在部隊在粵北某復雜丘陵地域進行的實戰(zhàn)化輸油保障演練遇到險情。
管線在滾滾洪流中岌岌可危,吳勇第一個跳入齊胸的洪水中。支起塔架、安置鋼索、連接管線……冒著暴雨,吳勇和戰(zhàn)友們成功架設出一條橫跨洪流的懸掛管線,油料繼續(xù)向“前線”奔涌前進。
入伍13年,吳勇16次參加重大任務,每次任務他都勇挑大梁、沖鋒在前?!拔沂枪芫€兵,把最后一根管線留給我!”在一次次生死考驗中,他勇敢無畏,一往無前,每次都圓滿完成了任務。
?
吳勇不僅是本領高強的業(yè)務尖子,還是素質全面的“金牌教頭”。作為士官教員,吳勇多次參加全軍管線部隊整建制跨區(qū)輪訓,總是能把抽象枯燥的理論講得通俗易懂。近些年,在吳勇的帶領下,他所在班有18人成長為業(yè)務骨干,9人擔任泵站長,32人立功受獎,成為單位備戰(zhàn)打仗的標兵班。
今年1月,吳勇被中央軍委評為“全軍備戰(zhàn)標兵個人”。作為聯(lián)勤保障部隊唯一受表彰的代表,他在中央軍委軍事工作會議召開期間受到習主席親切接見。對于這份榮譽,吳勇十分珍視,“這是屬于全體管線兵的榮譽!”
?
編輯/肖 曄 學員 肖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