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并撰文/記者 柳 軍 李建文 特約記者 張 雷 劉 川 通訊員 張鵬昊
開欄的話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奮進,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不懈奮斗,在共和國遼闊的版圖上,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之歌。
從本期起,本刊開設“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專欄,充分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充分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推進強國強軍事業(yè)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fā)生的歷史性變革,充分展示人民軍隊實現(xiàn)整體性革命性重塑、重整行裝再出發(fā)的嶄新面貌。

去年11月,在第12屆中國航展上,八一飛行表演隊飛行員在藍天上進行六機向下筋斗特技飛行和六機箭形編隊飛行表演,驚艷奪目,震撼人心。記者現(xiàn)場目睹了當時的場景,至今仍記憶猶新。
自1962年組建以來,八一飛行表演隊為1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700多個代表團進行了600余場飛行表演;黨的十八大后,他們6次飛出國門,在異國藍天上展示我軍形象;2012年5月,飛行一大隊被空軍授予“藍天儀仗大隊”榮譽稱號……
4月上旬,記者來到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蹲點采訪。能夠近距離觀察感受飛行員的訓練和生活,記者內心充滿期待。
然而,這是一次有幾分“尷尬”的采訪。早交班、技術研究、地面演練、飛行準備、訓練講評、體能訓練……記者預先制訂的采訪計劃統(tǒng)統(tǒng)“泡湯”,原因只有一個:飛行員學習訓練太忙,沒有整塊的時間接受采訪。
“只有平時把每一秒鐘都用在技術研究和動作訓練上,戰(zhàn)時才能從容不迫、自信迎敵。”隊長曹振忠告訴記者。
聽到這句話,記者心中豁然開朗,感覺自己在接近這支隊伍的制勝“密碼”。
“在八機筋斗特技飛行中機群防止僚機掉隊,長機的速度很關鍵?!薄拔艺J為,僚機也要及時提醒,觀察長機是否帶減速設備向上動作”……4月9日一上班,記者一行剛踏進八一飛行表演隊辦公樓,就被會議室熱烈的討論聲所吸引。


敲門進入后,飛行一大隊大隊長井飛并沒有更多寒暄,示意記者坐下后,又繼續(xù)討論起飛行風險與預測控制的話題。
飛行員圍坐在會議桌兩邊,隊長曹振忠對面的大屏幕上,不時顯示著有關數據資料。大家爭相發(fā)言,記者完全沒有插話的機會。飛行技術研討會結束后,外事參謀見縫插針,利用半小時時間組織飛行員學習外語,提升他們參加外事活動時的溝通能力。
無意間,記者看到貼在墻上的飛行計劃:本周飛行員要連續(xù)進行3天跨度長達10余小時的飛行訓練,其中還包含跨晝夜實戰(zhàn)化訓練課目。
“既是表演隊,更是戰(zhàn)斗隊?!闭窝訃榻B,八一飛行表演隊的飛行員都是從空軍作戰(zhàn)部隊優(yōu)秀飛行員中選拔而來,他們在完成飛行表演任務的同時,還要保持戰(zhàn)備值班能力和實戰(zhàn)訓練水平。
“嘟……”4月10日清晨,清脆的哨音打破了黎明的寧靜。今天是本周第一個飛行日。
這一天也是女飛行員何曉莉休假歸隊后的首個飛行日。9日下午,她便扎進健身房進行體能恢復訓練。“三代戰(zhàn)機對飛行員身體素質要求很高,飛行員每天必須保證1.5小時的體能訓練?!敝笇в柧毜暮结t(yī)劉達告訴記者。
進場后,航醫(yī)陳月秋始終陪在飛行員身邊。指揮員下達簡令后,他開始為飛行員查脈搏、量血壓、測體溫,詢問他們的身體感受,確保每名飛行員都能以最好的狀態(tài)翱翔藍天。
機務人員一絲不茍地對戰(zhàn)機進行檢查維護,確保裝備處于最佳狀態(tài)。飛行員接收飛機,進入座艙。地勤人員緊隨上去,在扶梯上幫助飛行員整理裝具,確認各系統(tǒng)正常。
艙蓋關閉,機務人員進行最后的準備,每個動作都熟練緊湊、井井有條?!皺C務人員多一分細心,戰(zhàn)鷹就多一分安全。”現(xiàn)場一名機務人員對記者說。






幾分鐘后,伴著一陣巨大的轟鳴聲,一架架殲-10戰(zhàn)機快速滑出跑道,如離弦之箭騰空而起,在藍天上劃出一道道壯美的航跡。
蹲點采訪以來,記者跟蹤了一個飛行準備日、兩個飛行日,還有幾次學習交流、專題研討等活動,感受最深的是個“急”字。飛行員們說話急,走路急,吃飯急,發(fā)言急,訓練更急。從他們的“急”中,記者感受到了他們強軍興軍的執(zhí)著追求和為祖國苦練精飛的使命擔當,同時也感受到他們的全球視野、世界眼光。
“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為我們插上了傲視天宇的翅膀,讓我們飛出國門的夙愿變?yōu)楝F(xiàn)實。”曹振忠告訴記者,每次在國外進行飛行表演,八一飛行表演隊都會受到海外華人的熱烈歡迎。在他們眼里,八一飛行表演隊代表的就是日漸強大的祖國和人民軍隊。
蹲點采訪短暫而充實,告別的時刻到來,記者凝神回望,只見迎賓樓前,“國家大禮、萬無一失”8個金色大字,在陽光映照下發(fā)出耀眼的光芒。

編輯/肖 曄 學員 肖士金